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第二系列

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JN江南·体育注册】

点击量:835    时间:2024-04-17

本文摘要: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

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JN江南·体育注册】(图1)

  4月16日,成都一名小学生用手机APP学习算术。

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

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JN江南·体育注册】(图1)

  4月16日,成都一名小学生用手机APP学习算术。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从电子到纸质 作业回归之路怎么走【JN江南·体育注册】(图3)

  4月16日,放学后,成都市温江区和盛小学的两名小学生一边在活动室写作业一边等待家长。

  教辅类APP、QQ或微信家长群……对于广大家长或教师来说,想必这些都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革新,电子作业悄然而生,许多学生的大部分作业都转移到了电子平台。

  但目前,这一情况正被打破。

  教育部等八部门已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后又明确要求“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近日,成都市也出台《成都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行动方案》,强调“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对于这一系列新要求,我省各地学校落实情况如何?让作业回归纸面,带来了哪些新课题,应该如何看待解决?记者近日走访了多所学校的老师和家长。

  电子作业

  ●通过家长群发布作业,方便老师准确地向家长传达作业信息

  ●教辅类APP画面生动,还能及时纠错,容易引起孩子兴趣,也减少了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很多孩子使用APP做作业时间每天达1小时以上,而如果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0分钟,会增加学生视力负担

  VS

  纸质作业

  ●出于保护视力等考虑,让孩子作业回归纸质势在必行

  ●回归纸质作业为主后,学生出现记漏作业等不适应现象,专家认为,恰恰是我们过去过于依赖电子化手段布置、完成作业的一个“后遗症”,当下,正应借机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能力

  □本报记者邓翔沣

  1

  调查

  新规之下,仍有不少孩子在教辅类APP上每天花1小时做作业

  4月5日下午6时许,刚刚下班的成都市民巫柯昕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点击进入QQ家长群。

巫柯昕的女儿读小学三年级,下班后,在家长群里翻阅老师留下的作业信息已成为她的习惯。

  但当天的QQ群却显得格外“冷清”。

巫柯昕翻了很久聊天记录,也并未找到老师布置作业的痕迹,她这才想起,为响应“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的新规,该校从当日起改为让学生自己抄写每日作业内容。

  这样的改变正发生在我省不少学校和家庭内。

  在记者走访的十余所学校里,自新规实施后,八成学校让学生自己抄写作业清单,同时在作业内容的安排上,不少学校也让学生尽量在测验卷、作业本等上面书写作业。

  但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个别学校依然存在依赖电子设备安排和完成作业的情况。

  “我对此新规有所耳闻,但孩子的学校还是在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4月16日,来自德阳市的周丽告诉记者。无独有偶,来自绵阳市的彭旭说,他的儿子目前就读于二年级,老师仍主要通过“家长微信群”的方式通知作业内容。

  使用教辅类APP的情况更是大量存在。“在APP上完成数学和英语作业的情况较多。”来自成都龙泉驿区的邓晓峰拿出手机,给记者现场展示了教辅类APP的使用过程。

记者发现,教辅类APP的整体设计模仿益智类游戏的界面,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数外的教学内容。“孩子做完后,APP会立即批改,比较方便。”

  在记者走访的二十余位家长中,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反映,孩子仍在教辅类APP上完成作业,平均下来,每天大概会在教辅类APP上花1小时或更长时间,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业,而这些作业都是老师布置的。

“这个时间太长了”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表示,如果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0分钟,确实会增加学生视力负担。

  2

  声音

  新规定带来“新问题”,部分老师家长喊“不适应”

  为什么新规已经施行一个多学期,部分学校还是依赖电子化手段布置和完成作业呢?

  “想要完全告别电子化作业并没有那么简单。

”走访中,一位来自简阳的小学老师感叹,尽管他们也知道,出于保护视力等考虑,回归纸质作业势在必行,但离开电子化手段,目前真有些不适应。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布置作业为例,低年级学生识字率较低,通过家长群发布作业,方便老师准确地向家长传达作业信息,也更有利于家长协助学生理解作业内容。

  一些家长的抱怨,似乎也印证着这点。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王晓曦说,就在短短一周内,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两次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原来,自新规施行后,学校就改为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抄写。

“二年级娃娃识字不多,她又不把完成作业当成自己的事,所以经常抄漏、做错作业。”王晓曦说,因为这事儿孩子已经连续被请家长。

  “有点麻烦,感觉新政策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成都市成华区某小学的廖吾云老师也告诉记者,自从改为通过抄写方式布置作业后,许多学生都出现了记错、做漏作业的情况。

  而教辅类APP,在很多老师眼中是不可或缺的帮手,“教辅类APP画面生动,还能及时纠错,对日常教学起到了补充作用,也减少了批改作业的负担,”众多老师向记者反映,告别教辅类APP,不仅让他们工作量加大,很多学生也反映纸质作业没有电子作业那么有趣,而且无法立刻知晓答案,有点“没劲”。

  3

  探因

  新问题其实是后遗症,需要引导孩子自我管理学习

  让学生作业回到纸质时代,真的如部分老师和家长抱怨的,会带来很多“新问题”吗?

  “我认为,现在出现的很多孩子抄错,做漏作业等新问题,不是新政造成的,恰恰是我们过去过于依赖电子化手段布置、完成作业,导致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能力降低的后遗症,”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李萍表示,过去学校通过QQ群直接告知家长作业是什么,家长再盯着孩子完成,这个过程中,孩子完全被动接受,难以养成自我管理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在APP上做作业,基本也是题一做完,APP软件自动修改,缺少了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自己订正作业的过程,更缺少了老师批改作业的过程,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上一定程度缺位,“而现在一旦告别这些所谓便捷的手段,以前累积的很多问题就一下子暴露出来。

  如何补上自我管理学习这一课,让孩子们更适应回归纸面的作业方式?“学校应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平华建议,学校可通过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等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作业完成情况,逐渐养成管理自己作业的意识。

  “学校和家长要学会科学引导。”李萍表示,比如鼓励学生一旦对作业有不清楚的地方,自己主动咨询老师或者同学;若出现做漏作业的情况,也应让学生自己向老师解释,承担起自己管理学习的责任。

  李萍还建议,针对部分学生告别电子类作业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情况,老师更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比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作业类型、难易度上进行分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再比如老师也可以想办法,在纸质作业中设计图文结合趣味题等游戏环节,让学生更快适应。

此外,对老师来说,尽管手动批改作业会耗费更多时间,但更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

  探索

  为让孩子们更适应纸质作业,不少学校正在努力

  实际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让学生更适应回归纸面作业后的学习生活,部分学校已经开展这方面的探索——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一年级语文老师温中东介绍,新规发布后,该校就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布置作业,4月8日放学时间,记者看到温中东所在班级的黑板上,画有正在朗读的小嘴巴、跳绳、满分的试卷等,以便于低年级学生理解作业内容。还有的学校则采用拼音+文字,孩子抄写作业清单后,老师进行检查等方式,帮助孩子准确记录作业内容。

  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纸质作业,廖吾云所在班级开展了新尝试。

“每周,我们会在课堂内进行两到三次的自批作业活动,并且对于学生有共性的错题归纳后再一并进行讲解,以及改变题型再测试。”廖吾云表示,这种新方式与教辅类APP的纠错功能相比,更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业的批改环节,养成自主完成作业、反思作业的习惯;同时,老师也能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当然,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要彻底脱离电子产品是不实际的。

”李平华表示,在某些方面,电子作业能对纸质作业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李平华建议,可考虑为电子作业建条“缓冲带”,根据作业类型的特点,分类选择是否运用电子手段完成。例如,对于更适合在电子平台上完成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等作业可在教辅类APP上完成,但需合理控制其时长;而算术题、语文阅读理解等作业则应尽量回归纸质。


本文关键词:JN江南·体育注册

本文来源:JN江南·体育注册-www.shwcapital.com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秦州区人国大楼7484号     座机:400-123-4657    手机:16117966839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6-2023 www.shwcapital.com. JN江南·体育注册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ICP备18938887号-6